鋁價 有望進一步走強
以下是對所提供本文內容的詳細分析說明,基于當前鋁市場的綜合動態進行重新梳理和深入解讀。本文核心聚焦于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及其對全球鋁產業鏈的影響,結合供需基本面、庫存變化和宏觀經濟因素,展開全方位剖析。
一、關稅政策調整的即時市場反應
美國白宮于6月3日宣布將進口鋼鐵和鋁及其衍生制品的關稅從25%提升至50%,新政策于2025年6月4日凌晨生效。此舉旨在強化貿易保護,但短期內已引發市場連鎖反應:美國中西部電解鋁現貨升水顯著上漲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鋁現貨亦轉為升水狀態。這表明市場對供應緊張的預期升溫,尤其考慮到美國本土鋁產能有限,高關稅可能抑制進口,推高國內鋁價。從通脹角度看,美國5月CPI數據(環比漲0.1%、同比漲2.4%;核心CPI環比漲0.1%、同比漲2.8%)多數低于預期,顯示當前通脹壓力溫和。這暗示關稅政策尚未傳導至消費端,原因可能包括政策生效時間較遠(2025年),以及全球供應鏈緩沖作用。
二、供應端格局:礦源擾動與產能恢復并存
供應層面呈現分化趨勢:一方面,中國鋁土礦供應整體寬松。5月國產鋁土礦產量達536.64萬噸,環比增5.31%,同比增8.97%;4月進口量創歷史新高至2068.4萬噸,環比增25.62%,同比增45.44%。盡管幾內亞政策收緊(如Axis礦區年產4000萬噸鋁土礦的采礦許可被撤銷,并劃為戰略儲備區),但政府表示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重新申請特許權。機構評估認為,即使Axis礦區年內無法復產,2025年中國進口量仍能滿足需求,礦端擾動影響有限。另一方面,生產環節修復明顯:氧化鋁價格反彈促使企業盈利改善,前期檢修產能部分復產,預計6月運行產能回升至8795萬噸/年附近。5月電解鋁產量為372.9萬噸,同比增2.7%,環比增3.4%,主因原材料供應充足且利潤穩定,6月產能預計維持高位。4月原鋁凈進口23.68萬噸(進口25.05萬噸,出口1.37萬噸),反映國內需求韌性。
三、需求端疲軟與結構性分化
進入6月傳統淡季,下游鋁加工行業開工率整體承壓:周開工率環比降0.4個百分點至60.9%。細分板塊表現各異:原生鋁合金開工平穩;鋁板帶局部產能收縮;鋁線纜訂單分化明顯;鋁型材中建材和光伏邊框型材受淡季拖累開工下滑,但3C、電力及軌道交通訂單飽和形成支撐;鋁箔加工費觸及成本紅線,企業被迫“以價換量”;再生鋁板塊內需與出口均下滑。這種結構性分化凸顯行業轉型壓力,需關注政策刺激(如新能源基建)能否提振需求。
四、庫存去化趨勢強化價格支撐
倉庫庫存持續萎縮成為關鍵利多因素:截至6月11日,LME鋁庫存降至35.76萬噸,國內社會庫存降至47.7萬噸,全球總庫存約96.6萬噸,較去年同期減少100.6萬噸,創歷史新低。庫存去化主因供應增量有限疊加前期需求復蘇,導致現貨市場轉為升水。這一趨勢可能延續,尤其在美國關稅政策加劇供應鏈緊張背景下。
五、綜合評估與短期展望
綜合而言,美國關稅政策雖未顯著推升通脹(受惠于CPI數據溫和及生效時滯),但其與美聯儲降息預期、美元疲軟共同構成鋁價支撐。國內礦端供應寬松對沖外部擾動,但全球庫存低位引發市場擔憂,短期鋁價存在上行動能。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庫存變化、幾內亞政策進展及下游需求季節性波動。建議通過專業渠道獲取實時咨詢,以優化決策(如互聯網平臺提供低手續費開戶及智能系統服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