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油期貨市場呈現出一幅供增需弱的格局
近期,原油市場呈現出一幅供增需弱的格局,導致油價在震蕩中運行。WTI4月合約價格收于69.76美元/桶,較上月下降5.23%;布倫特4月合約價格收于73.18美元/桶,月跌幅為4.47%;國內SC2504合約收于539.6元/桶,2月份價格出現高位回落,跌幅達10.36%。內外油價差距在先擴大后有所收斂。
供應端:美國策略及OPEC+動向
美國撤回了授予雪佛龍公司在委內瑞拉運營的許可,該許可的取消意味著雪佛龍將無法繼續向委內瑞拉出口約24萬桶/日的原油,對全球油市供應產生影響。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,將影響美國重油進口。雖然美國煉廠可能已提前儲備原料,但開工率仍有望季節性提升。OPEC+產油國正在討論增產計劃,但受美國對委內瑞拉、伊朗和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影響,可能選擇延遲增產或采取克制的減產策略。
庫存方面:美國庫存意外下降,汽油餾分油庫存增加

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,至8.25474億桶(包括戰略儲備)。商業原油庫存也出現下降。美國汽油和餾分油庫存卻意外增加。國內SC交割庫存有所上升,導致內外價差收斂。
需求端:亞洲進口量下降,新能源沖擊傳統能源
亞洲原油進口量整體疲軟,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,1月至2月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84萬桶/日,降至每日1042萬桶。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快速發展,以及液化天然氣卡車的普及,抑制了汽油和柴油需求增長。
市場展望:不確定性與震蕩走勢
3月原油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。俄烏沖突局勢及制裁措施的邊際放松,將影響市場供應預期。OPEC方面預計將延期增產,以維護市場的穩定性。伊朗出口短期內預計保持穩定,國內市場開工率或將小幅上升,但煉廠利潤壓力可能持續。油價短期內預計將繼續呈現震蕩走勢,可能先揚后抑。
總結
原油市場當前處于供需交織的復雜局面。地緣政治因素、國際貿易政策、以及能源結構轉型等多重因素對油價波動產生影響。美國、OPEC+以及主要原油消費國之間的博弈,將繼續塑造未來原油市場的發展軌跡。短期內,油價震蕩走勢依舊是主流,但市場的不確定性依舊很高。
以上所有內容均基于提供的文本信息,并已按照HTML格式進行排版。